美國新聞中心
2/25/2022
【美國新聞中心洛杉磯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特命全權大使秦剛大使於美西時間2月24日下午前往美國西岸洛杉磯,出席位於橙縣約巴林達的尼克松總統圖書館及博物館(Richard Nixon Presidential Library & Museum) 舉辦的紀念尼克松總統訪華50週年破冰之旅晚宴暨晚會。
紀念活動由尼克松總統基金會主辦,現場嘉賓雲集,360名賓客來自美國主流社會各界,共同回顧1972年2月21日-2月28日尼克松總統改變世界的一周。
http://www.china-embassy.org/chn/dshd/202202/t20220225_10645529.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大使秦剛夫婦出席並致詞。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洛杉磯總領事張平大使夫婦陪同出席。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博士(Dr Henry Alfred Kissinger)透過視頻發表講話。
美國第24任勞工部長和第18任運輸部長趙小蘭(Elaine Lan Chao)、前美國駐中國大使芮效儉Stapleton Roy致詞。
橙縣監察委員會委員瓦納格(Don Wagner) 以及前總統尼克松的外孫克里斯托弗• 考克斯等出席了晚宴。
這是秦剛大使自去年7月29日赴美履新後首次訪問美國西海岸。
秦大使表示感謝尼克松基金會的邀請,很高興今晚來到尼克松總統的家鄉、在以他命名的圖書館與大家共同紀念50年前尼克松總統對中國進行的歷史性訪問和中美《上海公報》的發表。感謝尼克松基金會的邀請,也感謝所有參與籌辦此次活動的組織和個人。我要向為中美關係建立和發展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尼克松總統和兩國老一輩領導人表示崇高敬意,這包括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他們的塑像就陳列在這個圖書館裡。我也要向基辛格博士、尼克松總統的家人及長期致力於支持、促進中美關係發展的中美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秦大使表示,1972年2月21日至28日,歷史鐫刻這一周,是因為尼克松總統胸懷著「我們為和平而來」的宗旨,將中國之行視作人類登月一樣神聖和崇高;歷史鐫刻這一周,是因為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周恩來總理同尼克松總統跨越「世界最遼闊海洋的握手」,打破了20多年隔絕對抗的堅冰;歷史鐫刻這一周,是因為中美髮表了《上海公報》,開啓了兩國關係正常化進程;歷史鐫刻這一周,是因為訪問緩和了東西方關係,增強了維護世界和平的力量,改變了國際戰略格局。「那一周改變了世界」。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忠實地記錄下中美關係走過的足跡,也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啓迪。尼克松總統50年前劃時代外交行動是其務實主義外交的巔峰之作,兩國領導人留下的寶貴遺產對當今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秦大使指出,一是非凡的戰略遠見。毛澤東主席同尼克松總統會見時說,我們要討論「哲學問題」,言下之意就是中美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正確把握兩國關係。尼克松總統也有一個憧憬,那就是「建設一個新的更好的世界」。正是如此,兩國領導人洞悉國際風雲變幻,超越意識形態分歧和社會制度差異,以國家利益為重,以人民福祉為先,結束了20多年的對立和敵意,打開了兩國關係的大門。
二是巨大的政治勇氣。萬事開頭難,從新中國建立到上世紀70年代初,中美關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毛澤東主席1970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上會見美國友人斯諾夫婦,向美方傳遞了積極友好的信號。次年,毛澤東主席決定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用「小球推動大球」。尼克松總統心領神會,頂住各方壓力,克服重重阻力,先是採取一系列「外交小步舞」,後又安排基辛格博士秘密訪華,最後他果敢地踏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當之無愧地成為中美關係的「破冰者」。
三是高超的外交智慧。周恩來總理說,「中美兩國政府之間存在巨大的分歧,但是這種分歧不應當妨礙中美兩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正常的國家關係。」尼克松總統說,「我們必須承認美中現在和今後存在巨大分歧,但讓美中走到一起的是超越分歧的共同利益。」他的訪問正是中美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外交經典。
在台灣這一關鍵問題上,中美經過長時間艱苦磋商,以妥善方式予以處理,其核心是一個中國原則。應當說,這是當時條件下雙方能夠達成的最大公約數。沒有一個中國原則,就沒有隨後構成中美關係政治基礎的三個聯合公報,就沒有中美關係正常化進程。
秦大使表示,50年彈指一揮間,今天,世界已今非昔比。冷戰已經結束30多年了,全球化改變了世界經濟版圖,互聯網等新科技使我們的星球成為了互聯互通的「地球村」,新冠肺炎疫情又讓我們認識到國際社會命運攸關、休戚與共。
秦大使強調,今天,中美關係也已滄海桑田。中美建交已有43年,兩國事實上成為密不可分的經濟利益共同體,雙方人員之間的交往水乳相融,中美也是國際體系中重要的利益攸關方,中美關係早已「大到不能倒」。同時,冷戰思維仍在作祟,冰層又在中美間凝結,帶來絲絲寒意。
中美關係又來到新的歷史關口,處在新一輪相互發現、認知和調適中,尋求新時代相處之道。習近平主席指出,中美能否處理好彼此關係,攸關世界前途命運,是兩國必須答好的世紀之問。
我就是在這樣一個充滿了挑戰的時刻來到美國。據說,尼克松總統訪華前做足了「功課」,那就是在家中練習使用筷子,相比之下,我的準備工作挑戰可能更大些,行前我到北京環球影城親身體驗了一把「過山車」。我還去了《上海公報》的誕生地——上海錦江賓館,從那裡,開啓了我的美國之旅。
秦大使說,來這裡前,我專程去紐約拜訪了基辛格博士,聆聽這位尼克松訪華親歷者談那段歷史給今天人們的啓示。他說,尼克松總統擁有一種特質,總是對局勢有著很強的理解和判斷力,擅長從歷史的縱深制定對外政策。尼克松同中國領導人的對話主要聚焦宏觀世界秩序,而非具體問題,從而避免了讓眼前的分歧阻礙兩國關係總體改善。我凝視著這位還不到百歲的「年輕人」,默默地問自己,我們這一代人該如何繼承毛澤東、周恩來和尼克松、基辛格的外交遺產?如果說,50年前,中美走近是因為雙方都有應對共同威脅的戰略需要,共同利益讓中美超越了分歧,那麼,50年後,中美關係的基礎還存在嗎?中美共同利益在哪裡?共同面臨的「敵人」又是誰?
我的回答是,中美間的共同利益從未有像今天這樣廣泛,它們是超過7500億美元的年貿易額及支撐的各自數百萬人口的就業,是7萬多家在華投資的美國企業,是停靠在洛杉磯港口一艘艘往來於中美間的貨船,是30多萬在美留學的中國學生,是疫情前每年500多萬往來兩國之間的民眾,是兩國之間建立起的280多對友好省州和城市。這個單子可以很長。他們是把我們聯在一起無法割捨的紐帶。今天我們共同的「敵人」是事關兩國及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大挑戰,他們是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全球發展鴻溝、大流行病、核擴散、網絡攻擊、新興技術失控、地區熱點等等。中美作為兩個大國,對此責無旁貸,要攜手抗敵。「新冷戰」不應成為這個時代的背景色,競爭、對抗不應成為中美關係的主基調。
秦大使說,中美之間有競爭不可避免,問題是怎麼競爭?我祝賀洛杉磯公羊隊獲得今年「超級碗」冠軍,但中美關係顯然不同於激烈對抗的美式橄欖球比賽,這裡不應有攻方、守方,不應有「達陣」得分、「四分衛擒殺」。另一幅場景是剛剛落幕的北京冬奧會上,中美兩國運動員同場競技,他們相互勉勵、奮勇爭先、超越自我。惜敗的中國運動員向美國選手贈送紀念品,失利的美國運動員擁抱奪金的中國選手並呼喊「我為你驕傲」。此情此景,大家一定和我一樣說,這裡沒有輸家,只有雙贏。正如美方在《上海公報》中所說的:「各國應該相互尊重並願進行和平競賽,讓行動作出最後判斷。」尼克松總統評價「乒乓外交」說,「乒乓比賽會有輸贏,但最大贏家是兩國人民的友誼。」
尼克松總統當年在遊覽長城時有感而發:「希望那些竪起的牆,不管是像這樣的實體牆,還是其他意識形態的牆,都不會將世界上的人們分開,不管他們的背景和觀點有什麼不同,我們將有機會互相交流,互相瞭解,互相分享」。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和聯合國安理會兩個常任理事國,如果彼此對立、敵視、隔閡,不僅做不到,而且兩國及世界都難以承受其害。
秦大使表示,競爭需要規則。《上海公報》等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雙方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不可撼動的政治基礎,也是不可逾越的紅線。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和堅強意志,這是中華民族歷史演進大勢所決定的,誰都不能違背。我們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實現和平統一。「台獨」分裂勢力是祖國統一的最大障礙,如任其繼續沿著危險的道路走下去,必將不斷推高緊張風險。為維護和平穩定,美方應信守在台灣問題上的鄭重承諾,與中方一道反對和遏制「台獨」。
中美作為歷史文化、社會制度和發展階段不同的兩個國家,有分歧是正常的。但正如尼克松總統所說,「我們必須保留既有的差異,又不成為敵對國。」溝通對話是解決分歧的明智選擇,是建立互信的正確途徑,是減少誤判的有效方式。同時,雙方也要以理性和建設性的方式管控分歧,不能人為製造矛盾、擴大分歧,更不能讓矛盾和分歧導致中美關係失控、脫軌。
秦大使強調,習近平主席指出,中美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就是洞穿歷史、觀照現實的行動指南。讓我們共同努力,推動中美關係早日回到正軌,繼續造福兩國人民,順應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50年前,尼克松總統啓程訪華時,在白宮南草坪上面對歡送的人群說道,希望通過這次訪問讓世界更加安全,特別是讓在場的孩子們在和平的世界里長大。鏡頭裡那些美國孩子們只有5、6歲,那時我和他們一樣大。在我年少時,經常聽一首歌叫《紅杉樹》,它歌頌尼克松總統訪華時帶去的象徵中美人民友誼的紅杉樹樹苗在中華大地上生根發芽、枝茂葉盛。我也幸運地在過去半個世紀中國改革開放、中美交往合作中成長,並且有幸出任第11任中國駐美大使。我很想知道歷史鏡頭裡的那些男孩、女孩今天是否安好?我真希望有機會見到他們和他們的孩子,共話中美關係這50年及對每個人的影響,共同憧憬中美關係對我們子孫的意義。
秦大使在致詞的結束詞後提議,為尼克松訪華和《上海公報》發表50週年,為基辛格博士及在座各位的健康,為中美兩國子孫後代共享和平與繁榮,乾杯!
晚會活動由尼克松基金會主席Jim Byron主持,尼克松基金會旅遊、文化總監張簡博士(Dr. Jane Zhang)擔任活動總策劃及總召集人。
Byron在致詞中特別感謝活動贊助方張祥華夫婦和謝明夫婦。
前世界乒乓球冠軍獲得者高軍率團出席活動。
南加僑學界人士張素久、郭頌、蔡成華夫婦、邵聞夫婦、鹿強夫婦、陳慧碧夫婦、林淦花、蘇彥韜夫婦、張勇、林光、江風年、陳潔、林連連、趙林、攜程旅遊高級副總裁郭東傑夫婦、張嫻、 亞凱迪亞2022市議員候選人王愛琳、加州著名律師劉莉莎(Lisa Smith)、李斌律師、朱俊英、楊弼等中外嘉賓出席了活動。
當晚宴會所有美味佳餚由洛杉磯著名餐廳上海灘鹿強夫婦精心打造。
圖文系美國新聞中心版權,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和複制,違者必究。
附上文章:
《尼克松總統訪華意義不亞登月》
CNN前記者齊邁可製作的紀錄片《改變世界的一周》中,當年這些親歷尼克松訪華的記者與前外交官們,透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細節。
本報記者 馬歡
1972年2月21日星期一上午11時半,乘坐空軍一號,美國總統尼克松及其大批隨員抵達北京,開始為期一周的訪華之旅。
對於還不熟悉中國的美國人來說,這次訪問的意義,不亞於去月球訪問。也正是因為這次不同尋常的訪問,中美兩國從此進入了全新的交流階段。
40年過去了,當那些親歷者再次回憶起這改變世界的七天,也許將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詮釋它。CNN前記者齊邁可製作的紀錄片《改變世界的一周》中,當年這些親歷尼克松訪華的記者與前外交官們,透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細節。
預先設定的握手場面
人們都不會忘記那個經典的場景,尼克松總統走下飛機,向周恩來總理主動伸出手來,兩人握手長達一分鐘,很快,此畫面經由電視信號傳遍了全世界。
事實上,在總統的專機抵達以前,美方記者團90多名記者,早已在機場待命。他們當中,既有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這樣的電視媒體,也有《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這樣的紙質媒體,都是尼克松本人從200多名報名者中挑選出來的。
合眾國際社記者德克•霍爾斯泰德回憶說,「他們(美方)擁有兩架白宮包租的707客機,一架是TWA707型機,命名為‘你好一號’;第二架是‘泛美帆船’,它被命名為‘你好二號’。」
「空軍一號」17日從華盛頓起飛,先到夏威夷停留數日,再抵達上海。和此前預計的一樣,21日上午11時30分,尼克松的專機終於降落在了北京的天竺機場。
選擇在11時30分這個時間,也是尼克松精心安排的,按照中美時差,此時恰好是美國東部標準時間星期天晚上10時30分,也正是電視觀眾最多的時候。尼克松選擇在這一時間的目的無疑是希望讓更多的人能夠見證他所創造的這一歷史時刻。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丹•拉瑟注意到,尼克松在飛機落地之前,就已經開始小心翼翼做準備了。「當尼克松總統走下飛機的時候,我心裡非常清楚,他肯定考慮到了。我不知道他是否在鏡子前面練習過—但是他肯定考慮過當艙門打開的時候他確切地應該怎麼做,從飛機上走到扶梯底端確切有多少步,在扶梯底端握手的程序應該是怎樣的等問題,」丹•拉瑟說道。
尼克松夫人身上的紅色大衣也格外引人注目。這也是精心考慮的因素之一,由於在當時,大多數人的衣服都是灰、棕和黑等顏色,尼克松夫人這件紅色的大衣顯得格外顯眼,傳達出一種熱情和友好的感覺。
在艙門打開的那一刻,尼克松夫婦輓著手走出專機。隨後,總統尼克松搶先一步走下舷梯,主動向周恩來總理伸出右手,兩只手有力地緊握在了一起。通過電視的轉播,全世界都看到了尼克松和周恩來的歷史性握手。
令美國人驚訝的是,當時機場上人並不多。只有一些大標語,大多同尼克松無關—「中國共產黨萬歲」,「全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還有一支不足500人的儀仗隊,他們唱著一首30年代的紅軍歌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沒有鮮花,沒有禮炮,也沒有紅地毯,對於曾去過世界各國的美國總統來說,這樣的歡迎似乎顯得有些冷清。
「這和去年十月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到達北京時形成鮮明對比,那一次有30萬人參與歡迎,」當天的《華盛頓郵報》報道說, 「據說尼克松從機場往北京的路上,沒看到迎接的人群,有些失望。」
按照國家元首待遇,中方高奏兩國國歌,周恩來陪同尼克松檢閱了三軍儀仗隊。
總統車隊沿寂靜的街道駛入城市。在美國記者們的眼中,當時中國的面貌也讓他們深感驚訝:柏油路面的道路、灌溉渠道、龐大的集體農莊以及公路兩側整齊的樹木,畢竟,這個國家對於他們來說,那時還太過於陌生了。
「中國居然有樹木!」一個記者這麼寫道。 不過在他們看來,街道異常冷清。所有的居民彷彿都到別處去了,除了與他們隨行的中方工作人員,很難找到普通的中國人採訪。
茅台酒差點點燃白宮
抵達釣魚台國賓館休息不到3小時,尼克松就出乎意料地被請到毛澤東的書房,兩國領導人交談了整整一小時,在座作陪的除了翻譯以外,只有周恩來和亨利•基辛格。次日早晨,毛澤東和尼克松會晤照片,刊登在了《人民日報》頭版上。
當天晚上,周恩來總理為總統舉辦招待晚宴。熟知尼克松飲食習慣的人都知道,這位總統並不熱衷中國菜,在白宮時尼克松常就著番茄醬吃低脂的白乾酪,他也喜歡品嘗昂貴的牛排、葡萄酒和法式大餐。
事實上,在還沒有抵達北京之前,這位總統就和助理們在「空軍一號」上閱讀厚厚的文件與資料,商討如何與中國人在餐桌上打交道。美國人被告知,也許中方會招待他們魚翅、燕窩、海參、蛇或其他他們從沒見過的食物。
不過當晚,這些想象的東西並沒有出現。中方合乎禮節地安排了一次盛大的宴會。赴宴的人數達到了900多人。
2011年1月,在紐約曼哈頓飯店,美方試圖去還原這一次宴會的菜餚,去紀念這一特殊時刻。負責該事宜的廚師唐先生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儘管尼克松訪華讓全世界矚目,但周恩來招待總統的晚宴,並不像外界想象的那麼令人興奮。
「事實上在那個時候中國並不知道美國人喜好,」唐先生說,「但為了考慮他們的口味,當晚的菜餚中還是加了燒豬肉和中式香腸這種並不常用作國宴的菜餚。此外,中方特地準備了兩道有蝦的菜餚,儘管蝦並不是北京菜常用的材料,但是他們聽說美國人喜歡吃蝦,就加上了。宴會上也有黃瓜片、番茄片,夾著菠蘿的烤鴨片,以及麵包和黃油,他們還知道美國人不愛喝熱水,特地提供了冷開水。」
當然,宴會上也有傳統的中式菜餚,比如魚翅湯、香菇芥菜、清燉竹筍湯,以及糖醋魚。
當晚,當周恩來總理舉起筷子時,這意味著晚宴正式開始。在現在可以看到的電視畫面中,尼克松總統努力用筷子將菜餚夾到自己的盤子里,小心翼翼地看了一下,然後放到了自己的嘴中咀嚼。全世界都通過這個畫面看到美國總統品嘗中國菜。
基辛格在《白宮歲月》一書中,回憶起這一次的宴會時表示,「宴會的氣氛十分歡快,不僅一道道菜無休止地端上來,而且桌旁的每個中國人都按照中國的習慣注意使每個美國人的碟子里隨時堆滿了食物」。
令美方頭疼的,不是美食,而是茅台酒。在基辛格看來,這種烈性酒「不做飛機燃料太可惜了,是因為它太易燃」了。負責為尼克松安排日程的秘書表示,在與周恩來碰杯祝酒之前,尼克松已經被提醒不要真正喝中國的烈性酒茅台,只要舉起杯來碰一下嘴唇即可。
基辛格還透露,尼克松結束訪問中國回到華盛頓以後,曾經向他的女兒特里西婭演示過茅台的厲害,他把一瓶茅台倒在碗里,點著了火,火並沒有熄滅,碗炸開了,吐著火苗的茅台流滿了整個桌面,差點就在白宮釀成火災。
此後的每天晚上,尼克松和夫人在人民大會堂參加歷時三小時的隆重宴會,他也要硬著頭皮學著用象牙筷子夾著中國菜,用茅台酒乾杯,一邊聽著中國樂隊演奏《小伙子比雷》和《她將繞過山邊來》之類的曲子。其間,他們偶爾也觀看乒乓球、羽毛球和體操表演。
革命樣板戲
據《紐約時報》透露,為了淡化媒體對政治的關注,尼克松在此次訪問中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中國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當中,希望借由美國的媒體,去展示一個全新的中國,然而,在面對一些中國式的文化現象時,美方不免感到尷尬,比如觀看革命樣板戲。
「有一件事我想提一下,所有活動中最難以處理的,這就是《紅色娘子軍》的表演。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導演從來沒有看過這種革命歌劇的表演。」來自美國廣播公司記者團的協調員羅伯特•西根塔勒回憶當時的場景。
馬克•弗蘭克爾是《紐約時報》記者,他回憶起看這部革命樣板戲時的情形:「我忘了這個歌劇的名字,只記得內容是紅色娘子軍戰勝了資本主義魔鬼之類。資本家的走狗之類的稱呼很普遍。尼克松以恭恭敬敬的態度看完了這個劇目……」
對於尼克松來說,這樣的體驗是此前從未有過的,他兩旁陪坐著周恩來和江青。當《紅色娘子軍》結束時,他仍然禮貌地鼓起掌來。後來,當有記者問起他的意見時,尼克松努力地想找出一些正面的東西加以評論。
CNN前記者齊邁可製作的紀錄片《改變世界的一星期》中,也披露了尼克松在接受當時美國電視台採訪時的畫面。
尼克松當時說道:「這個芭蕾劇是……當然了,大家都知道,它在傳遞一些信息,這也是它的目的之一……我曾看過世界各國的芭蕾舞劇,包括蘇聯的和美國的,這個劇確實與我看到過的任何芭蕾舞作品具有同樣的高水平。」
「坐轎子得不到太多鍛鍊」
除了每天與周恩來等領導人舉行會談,尼克松夫婦行程中也包括了遊覽的環節。當然,遊覽全部是按照計劃進行的。
尼克松夫婦參觀了北京的紫禁城,看到明清歷代皇帝從太和殿到紫禁城宮門時乘坐的精雕細刻的轎子,他就評論說:「老坐轎子,就得不到太多的鍛鍊。」
在攀登了具有2200年歷史的中國長城之後,他對包圍著他的眾多美國記者說,「這是偉大的城牆」。隨後他又補充說:「我們看著這道城牆,不禁想到我們絕不要任何這類城牆存在於各國人民之間。」
他也和周恩來同乘一架白色的伊柳辛客機飛往杭州。在那個700年前馬可•波羅稱之為世界最偉大的城市裡,遊覽園林,泛舟於歷史悠久的西子湖上。
就在尼克松總統有許多會議安排之時,尼克松夫人的行程也非常緊湊,她要參加許多活動,要去參觀北京四季青人民公社,觀看了在公社小學的課堂,參觀了針灸診所,也要參觀養豬場。
大部分時候,中方都會播放一些美國人並不瞭解的中式歌曲和革命歌曲,但是偶爾也會讓美國人吃上一驚。芭芭拉•沃爾特斯是這一次訪華記者團當中唯一的女主播,她表示,第一夫人去訪問學校的時候,意外地發現,這裡的學生也知道《牧場是我家》這首歌。
對於那個時候的美國人來說,中國的每一塊土地都是新鮮的。不過,也許兩國太久沒有那麼近距離交流過,無論在語言還是文化溝通上面,都存在著障礙。
《紐約時報》刊登了馬克斯的記者手記《崎嶇之路》,就列舉了語言障礙、文化障礙以及意識形態的障礙等。他提到過一件特別尷尬的事情,是關於尼克松的新聞秘書羅恩•齊格勒的年輕助理的,她名叫黛安•索耶,現在是美國廣播公司的晚間新聞主播。
據回憶,當這支美國記者團上了汽車,準備離開酒店前往機場的時候,一個中國服務員突然從酒店裡跑了出來,他拿著女士穿的連褲襪,顯然很焦急。
「他以為有人把這東西遺忘在他們房間里了。最後,黛安•索耶在車上走過去認領了東西。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埃德•弗維說道,‘我猜測她原來只是要扔掉這個東西的……服務員可能從來沒有想到會有人扔掉一雙完好的連褲襪。’」
作為尼克松訪華紀錄片《改變世界的一周》的製作人,齊邁可(Mike Chinoy)是美國有限電視新聞網(CNN)前駐亞洲記者,1987年至1995年,他在CNN北京分社擔任記者,多年的報道經驗,也讓他比一般的西方媒體人對中國有著更濃厚的興趣。如今,不再是記者的他在南加州大學中美研究所擔任高級研究員。
在製作《改變世界的一周》這部歷史紀錄片中,齊邁可和他的團隊歷時三年,找到了數十位當年隨同尼克松訪華的記者、政府工作人員和外交官。這部影片借由這些歷史見證人之口,來回顧當年的情形。與此同時,影片也從美國媒體的視角,展現和剖析那改變世界格局的一周。不少珍貴的歷史視頻均是首次發佈。
為了紀念尼克松訪華四十週年,美國駐廣州領事館特邀齊邁可攜片,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進行巡映,並舉行相關的即場專家討論。在交流中,齊邁可也就該片的製作事宜,發表了諸多的感受。
時代周報:製作此片的初衷是什麼?
齊邁可:「我想通過採訪這些親身經歷者,寫一些有趣的歷史細節和故事。把這些製作成片,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瞭解尼克松訪華這一歷史事件的背景,以及對中美兩國關係的友好發展帶來的貢獻。
事實上,我對中國的瞭解就是從這些1972年的記者們的報道中獲取的。那時候我還是一個大學生,我開始對這個古老的國家發生極大的興趣。
時代周報:尼克松訪華七天里,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齊邁可:首先是尼克松政府與基辛格保密的功夫,直到尼克松公開宣佈將訪華,人們才知道有基辛格先行秘密訪華這回事;其次是中美兩國獨特的外交方式。在尼克松總統訪華期間,他與周恩來總理整整相處了一個星期,他們每天都在一起,一起吃飯、一起參加社交活動、一起談判,現在已經沒有人再這樣做外交了。
不僅如此,這項非同尋常的旅程也打開了美國記者瞭解中國的大門,讓美國媒體有很好的機會如此近距離地瞭解中國。如今,中美關係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到美國旅遊、做生意、學習,也有成千上萬的美國人來中國,兩國的內在聯繫不斷加深,已非1972年可以相比的了。
時代周報:影片中有很多不常見的照片、視頻,你是如何得來的?
齊邁可:很多珍貴的照片和視頻,都是接受採訪的那些記者們提供的,所有人都很興奮,他們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都很激動。能找到當年這麼多當事人、記者進行採訪錄制也是不容易的。我也去了尼克松在加州的紀念館找了資料。有些照片在版權上存在著一些爭議,比如它究竟是屬於尼克松家族的,還是美國政府的。不過令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是,影片最後給大家展示了很多從未披露的珍貴史料。
(感謝美國駐廣州領事館、美國大使館《新交流》雜誌為本文提供相關資料)
(實習生 劉舒羽 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