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林旭 劉青 巫錦輝 周德昭 史學穎 崔國建 魏林峰
美國新聞中心
1/14/2022
新年伊始,疫情嚴峻,國際風雲,變幻無常。南加州促統論壇在一月中舉辦了一場小型座談會,就中美關係如何改善以及未來發展前景提出了各自的見解。以下是座談會各自發表意見的概括。
美國南加州促統論壇總召集人周德昭:中美從建交開始,不是不吵架,而是天天在吵架,但那是小吵,不是傷筋動骨的大吵大鬧。現在是吵到傷筋動骨了。我是在中美關係相當穩定的時期移民到美國來的。中國內地的親友見到我的時候,時常叮囑我,一個人在外,隨時要注意安全。但是那個時候他們說的安全,指的是不要不小心生病,開車要注意,不要莽撞;現在他們還是同樣地叮囑要注意安全,而現在的這個「安全」,指的是隨時預防有仇恨犯罪的暴力襲擊。
這麼幾十年來,我們生活過的家鄉故里,印象中都有抹不掉的印象,美國的生活條件,我們也有親身的體驗,中國的發展現狀,我們也都看在眼裡了,相信大多數美國人也看在眼裡了。如果站在美國人的角度看,那就是中國已經變成塊頭大了,能不能降得住這個大塊頭已經是個重大的問題了。
但是在我看來,美國對中國的顧慮是想的太多了。我堅信中國即便是強大起來,也絕對不會稱霸,因為我相信中國有數千年的華夏文化及儒家思想,不擴張,不稱霸,不欺負弱小,只能是讓天下人受到普惠。
所以我們美國應該用平常心態去看待中國的逐漸崛起,大家都樂觀其成,同時我們也想把我們的這個觀念傳達給身邊的美國朋友,讓他們放心,讓他們相信中華文化。因此我對未來的美中關係的發展充滿信心。
洛杉磯時事評論員史學穎:中國發展到今天的地步,是托天保佑。美國雖然是兩黨政治,但是在對應中國發展和崛起的時候,兩黨出奇地一致對外。不要以為共和黨怎樣,民主黨怎樣,美國的共和民主兩黨,不論誰在台上,都會對中國強硬。但是美中關係的改善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雙方應該抓住任何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恢復、維持、發展友好關係。
美中友好有歷史淵源,八國聯軍的時候,美國是列強之一,但是美國是所有列強當中最要臉的一個,好歹還把庚子賠款的一部分拿出來搞了大學,搞了醫院。另外在抗戰時期,美國也是幫助過中國的,著名的飛虎隊就在歷史上寫下了美中友好互助的濃重的一筆。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與美國的雙邊關係,都應該是最重要的國際關係,友好相處對兩國的平民百姓都有好處,相互排斥和對立都不是我們期待的。有的時候,政府和政府之間有矛盾,爭鬥的也很激烈,但是這不應該妨礙民間的交流和友好互動。
洛杉磯時事評論員劉青:我個人感覺應該有一種思想準備,這就是中美之間往後的對立是常態,而且是長期的。中美關係自從破冰建交以來,不是沒有矛盾,不是沒有爭吵,而是經常發生矛盾,也時常爭吵不休。但是,當美國用得著中國的時候,態度就緩和下來,當美國覺得自己的利益得不到充分滿足的時候,就對中國越來越不客氣。
另外,中美之間的矛盾,並不是像拜登上任之後說的那樣,是民主與專制之間的矛盾;而確確實實是利益的衝突和糾纏。尼克松1972年訪華的時候,中國還在左傾路線的治理之下,而且經濟狀況還非常地讓發達國家不屑一顧。如果要說意識形態的矛盾,1972年兩國之間意識形態的矛盾,比現在嚴重的多。
美國之所以要與中國發展關係,出發點是美國的利益。為了美國利益,意識形態問題可以放一邊;同樣的道理,為了美國利益,隨時也可以把意識形態拿出來當藉口。1972年的時候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只不過時過境遷,當年的主題跟現在的主題不一樣了。所以我們必須記住,「美國優先」並不是特朗普的專利,而是美國的一貫政策。
對美國來說,現在中國發展這麼快,美國不能忍受了。在輿論方面,美國必須轉移人們的視線,把焦點扭轉到意識形態對立的方面。不然的話,中國起碼有兩件事情讓世界側目,一個是為什麼在金融危機的時候,中國能率先走出低谷;另一個是疫情那麼凶猛,中國為什麼能率先抗疫成功。就這兩件事,如果美國不干擾世界人民的正常思路,必然會掀起一股討論社會制度和政治體制的熱潮。
張文基教授:世界正在進入一個巨大的轉折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價值觀和制度的調整,2022年就是一個充滿挑戰和震動的一年,而美國就是震央,影響所及必將深刻地衝擊美中關係及台海兩岸的未來。世界和平及台海穩定不僅取決於美中的軍事、經濟和科技實力的消長,更取決於不同價值觀和制度的競爭和調整是否能夠回應世界各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最近從哈薩克斯坦的動蕩到美國內部的分裂,雖然兩國在各方面都有巨大的不同,但是都反映出兩國人民對於因爲貧富差距的持續擴大而產生的深層次的不滿。這是因爲自從1991年蘇聯和東歐國家衰敗以後,美式價值和制度主導一切,卻未帶來各地人民所期待的改變,反而導致國內大多數人民與少數精英的巨大分歧。這個觀念和制度上的缺陷是當今世界各地不穩的根本因素。
對於美國而言,2022年將面臨各種危機的爆發:防疫、政治、經濟、物價、股市、金融……如果不能妥善地化解這些危機,將嚴重威脅美國的領導力,加速世界結構的重組。
由於歴史和國際地緣政治的因素,台灣內部支持統一的力量從1990年以來逐步萎縮,而國際現實是改國號式的台獨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自從蔡英文2016當政以來就是利用「中華民國」的招牌做危害中華復興的事。然而,在迷信美式價值的島內,在許多藍綠精英的主導下,這種獨台路線卻得到越來越多傳統藍營支持者及大多數島內年輕人的認同,所以儘管蔡英文政績不彰,但只要她打起「抗中」旗子,總能化險為夷。這也導致不少傳統藍營人士心灰意冷,幾天前島內龐建國教授的自殺明志就是一個例子。
不可諱言,島內的小氣候是非常不利於和平統一的。然而,世界的大氣候卻嚴重地衝擊著「美式價值」這塊神主牌。所以在對台問題上,除了軍事、經濟、文化……的競爭外,更重要的是價值觀上的宣導和競爭!
世界廣西欽亷團體聯合會主席巫錦輝:單就中美對抗來說,有幾個階段不能忽略。一個是抗美援朝,一個是抗美援越。從上個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二十多年時間里,中美激烈對抗,互相視為敵人。但是70年代初,尼克松去了中國。之後的世界格局的變化和發展,就無庸贅述了。這說明美國的政策不是一貫的,而是時常會發生變化的。
中美現在的對抗,不是意識形態的對抗,而是霸權和反霸權的問題。美國自從強大起來之後,就不允許別人趕上來,甚至靠近都會讓美國感到不安和威脅。美國是兩黨制的政治體制,黨派對立是常態。但是現在兩黨的一個共識就是對抗中國。在國內的其他議題上有對立是常態,但是在共同對付中國的問題上,立場高度一直,這也是常態。
在遏制中國發展上,美國一定會利用各種手段,使用工具箱里的所有工具,包括新疆牌,西藏牌,香港牌,台灣牌。至於說中美關係將來會不會好?會不會更好?我個人認為不會!未來的中美關係,只要是不再更壞,就已經很不錯了。
北美洲台灣鄉親聯誼會會長梁義大:台灣島內從去年12月18日的四項公投和1月9日的補選和罷昶,台灣的藍營均輸得很慘!民進黨蔡英文政府發動府院黨及網軍的力量並控制新聞媒體,鋪天蓋地的打法,而目前台灣大部分的同胞已失去判斷是非的能力,加上最大的在野黨國民黨失去方向,不知如何反擊而束手無策!近日又驚傳前立委、文化大學龐建國教授因台灣最近一個月的時勢痛心失望而墜樓去世,死前在學生群組留下「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的遺言,也憤憤不平地走向前高雄市議會議長許崑源的厭世老路!雖然武之璋主席率眾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前抗議,要朱立倫主席下台,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朱立倫下台,也輓回不了當今台獨的氣勢,台灣同胞也只有自求多福了!
美中文化協會基金會主席林旭:我們生活在美國的華人華僑,在促進中美關係改善上,我們做的問心無愧。但是在拜登總統上任之前的一段時間內,華人提心弔膽的事情時有發生,一方面是日常生活不方便,一方面是人身安全的擔憂。在特朗普執政後期,一會兒說微信可能不讓用了,一會兒說抖音可能要停了;而且全美各地都有亞裔華裔遭受暴力攻擊的仇恨犯罪事件發生。
拜登總統上任之後,逐漸扭轉了這種不正常的社會風氣,針對華人社團的仇視言論和惡行也不像以前那個程度了,基本上在往風平浪靜的方向恢復。這是讓我們稍感安慰的。
美國是我們生活的地方,中國是我們的祖籍國。我們對雙方都有感情。我們一直光明磊落地致力於促進美中友好。我們覺得,維護美國利益和維護中國的利益,兩者之間非但不矛盾,而是互利互惠,攜手進步的良善初心。
美國南加州易經學會會長崔國建:中美關係要回到過去,很簡單,中國放棄5G,6G,放棄高科技研發,放棄國防現代化,仍然用7億件襯衫換一架飛機。那樣的話,中美相安無事。問題是中國的快速發展,讓美國措手不及,而中國自己也沒想到會這麼快地發展。舉例說:2000年的時候,中國的國家統計局預測20年後的中國,GDP翻兩番達到35萬億美元,2030年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2050年有可能超過日本而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多年前的預測,跟實際情況差距甚大,2020年的GDP達到了100萬億,2010年就超過了日本,變成實際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實際上做到的,比20多年前預測的,提前了40年!而現在的估計,2030年之前有望超過美國。這種快速的變化,當然會讓美國措手不及,也是中國自己始料不及的。
美國的世界霸權有兩條腿,一個是美軍,一個是美金。美軍是軍事強權,美金是金融強權。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和航天科技,正在動搖著美軍的霸權地位,數字化人民幣的試行,也會馬上撼動美元金融霸權的國際地位。
依次看來,中美關係不可能恢復到過去。所以,咱們有必要對未來的中美關係做個展望,而這個展望,可以用適應競爭對手勝過自己的五個過程來比喻:第一階段,否認;第二階段,憤怒;第三階段,無奈;第四階段,強忍著接受;第五階段,適應。
美國對中國發展現狀的態度,基本上還是在第二階段。
南加華社總召集人魏林峰:美國是在1776年建國的。那個時候,正是中國清朝乾隆時期。乾隆時期是大清帝國康乾盛世的最後時期,之後就逐漸衰落,並進入了中國近代史時期。那個時期,美國不斷擴張,從東岸到西岸,逐漸強大;而同時期的中國卻開始走向衰落。之後還發生了一系列的西方列強啄食中國,瓜分中國利益的很多場戰爭,包括兩次鴉片戰爭、甲午海戰、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割地賠款,一次次的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所以,在美國人的記憶當中,中國曾經領先世界的輝煌,只是個歷史的傳說,他們沒看見過,沒感受過,感受到的,就是中國從來就是個又大又弱又不爭氣的中國,是個積貧積弱的中國。
美國強大起來之後,對付過西班牙、德國、日本,然後又進入冷戰時期,對付前蘇聯。每次對抗,美國都得勝而歸。但是現在對付中國,是美國的一個新課題,沒有歷史可供參考,因為現在的中國在綜合國力上已經是最接近美國的一個國家了,尤其是在經濟體量上。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強對抗,但是前蘇聯的GDP遠不及美國,美蘇兩強僅限於軍事領域,現在的中美對抗,是綜合性的,全面性的,除了軍事上,還包括經濟、科技、國際影響力,如果數字化人民幣再強勢出擊,那麼中美對抗當中有多了一個金融領域。所以可以這麼說,中國是個全方位能跟美國競爭的國家。
特朗普對付中國的辦法是單挑,拜登的辦法是打群架。但是大方向是一個,就是不能讓競爭對手勝過自己。
以後的中美關係,恢復友好還是繼續惡化,都有可能性,而我們期盼的,是兩國關係穩定向前,友好互助。
圖片:周德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