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中心
6/13/2023
6月10日洛杉磯報導,美國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文學系列講座第十四講座,由好萊塢華裔知名電影編導遲少艾老師在線精彩講座,一起享受了一場來自國際影視最前線的饕餮盛宴。遲少艾老師,根據自己在好萊塢多年的經驗和特長,從一個作家、導演和製片人的角度,講解關於影視劇本創作的實戰經驗,讓聽眾深受教益,大呼過癮。
遲少艾既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影視編劇、導演和製作人,並在Art Center School of Design 擔任客座教授。她的作品曾經入圍北美和國際多項電影節,獲得過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等多種獎項。她作為編劇為吳宇森導演、陳凱歌導演及公司捉筆創作電影劇本;她獨立製作的影片《Burden》曾獲得聖丹斯電影節最佳觀眾獎。執導的電影作品有:《失明》《點心葬禮》《蟬之夏》《吳奶奶逃跑記》《來不及愛你》《篷車少年》《點心葬禮》《沈浮》等;其職業生涯跨越中國、美國長達三十餘年。
遲少艾編導講座的主題為:影視劇本創作的基本要義。具體分為四個方面,1.影視劇本與其他文學形式的不同。2.劇本三要素。3.劇本創作中的五個W。4.鮮為人知的劇本實戰細節。在影視劇本與其他文學形式的不同表達上,遲導說:影視劇本和其他文體創作的不同就在於小說散文等其他文體是服務於讀者閱讀方面的,你可以在其中任意表達一些內在的、虛無的、或哲學的東西。而影視劇本是服務於觀眾視聽方面的。你首先要考慮的不是文字,而是畫面和聲音。這就要求你的劇本寫下的每一個字都要為畫面和聲音服務。畫面和聲音是影視劇本創作的思維開關,它是和其他文學創作不同的一個思維方式。在這種思維方式的指導下,無論是寫故事、寫動作、寫對白,還是寫悲傷、寫快樂,都要遵循其規律,做到將所有的表達用畫面和聲音來呈現。
遲少艾編導說,在電影劇本創作上,你不必將每一個細節都用文字寫出來,你只要能讓觀眾想象到畫面上傳達的內在情緒,能用視覺和聽覺把人物的內心表現出來就夠了。要達到用劇中人物的情感影響觀眾的情感,讓觀眾跟著人物走,你哭我也哭,你笑我也笑。通過畫面把劇中人物的情感轉移到觀眾身上。這就是成功的劇作。這樣的情感轉移是影視劇抓住觀眾的關鍵。
在影視劇本三要素上,遲少艾編導說:劇本最重要的三要素是主題、人物和情節。如果你能讓這三個要素順利地相互作用,那麼你就會得到一個好劇本。你講這個故事是為了什麼?你想說什麼話?你創作的動力是什麼?這就是你的主題。這個主題要用形象和人物的行為來表現。設定主題以後是人物。人物是根據主題決定創作的角色。人物怎樣來表達主題,就引出情節,你就需要編出一個故事,用故事來表達情節,這是一個相鋪相成的過程。她並用一個貪心的故事短劇來詮釋有關主題、人物、情節的具體表達方式,說明主題貪得無厭的這個人物是靠人物走完了情節而表現出來的。
在劇本創作的三要素上,遲少艾編導特別強調了人物要素的四個方面:第一,人物要有特別的清晰和深刻的戲劇性需要。第二,要有獨特的個人視角。第三,有獨特的個性。第四,人物改變的過程。這是設計人物時最關鍵的四個要點。她並由此引出了劇本創作的五個W:Who?Where?When?What?Why?
講座中,遲少艾編導也穿插傳授了自己闖蕩好萊塢多年的實戰經驗,讓大家頗有茅塞頓開之感。比如她說到,好萊塢的劇本創作基本上是一頁紙一分鐘鏡頭,每個電影的劇本長度大約在80和100頁紙左右,最好不要超過120頁,超過了這個長度,製片廠就會感覺拍攝有困難了。還有:電影不是一個人的東西,電影是一個團隊的東西。導演要根據劇本去再創作,演員也會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表現人物。所以,劇本寫很多文字是沒有用的,不必把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字都寫下來。
美國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榮譽會長北奧主持了講座。兩位嘉賓是作協榮譽會長、現任監事長葉周和協會會員、原美國《僑報》執行總編劉曉東。兩位嘉賓作為資深電影人和採訪過遲導的資深媒體人,對遲少艾編導的講座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贊賞。也對她在好萊塢深耕多年,但仍堅持以拍攝華裔女性作品為己任深為感慨和感動。他們說:遲少艾編導講得是小眾故事,在美國講小眾故事是很難的事情,她走的是一條人際罕見路,但是她初心不改,希望她能用她的堅持讓我們華人,尤其是華人女性群體形象在螢幕上發揚光大。
講座中遲少艾編導回答了包括嘉賓葉周在內的聽眾提出的諸多問題,並就華人電影如何進入國際市場,如何定義一部電影以及劇本選材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