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在中东连续大动作其政策绝不比特朗普“手软”】

【拜登在中东连续大动作其政策绝不比特朗普“手软”】

美国新闻中心
4/25/2021

美国总统拜登近日发布声明,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奥斯曼帝国惨遭杀害的亚美尼亚人表示哀悼与敬意,拜登也成为首位认定该事件为“种族灭绝”的美国总统。这似乎成为了拜登政府在中东重拾“价值观外交”的最新例证。

拜登上台后,美国在中东作出了一系列动作。公布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一案完整调查报告、宣布继续支持巴勒斯坦“两国方案”,强调美国道义制高点;空袭叙利亚亲伊朗民兵施压,同时与伊朗就重返核协议开展间接对话,重拾“胡萝卜加大棒”。与此同时,有报道称美国将从波斯湾地区撤出部分部队及装备,实现“战略收缩”。凡此种种,均体现出拜登政府与前任特朗普乃至奥巴马时期在中东问题上的不同。

“美国中东政策的调整也是百年大变局大背景下世界格局变化在中东的表现。”曾担任中国中东问题特使的宫小生4月24日在浙江外国语学院与中国中东学会主办的第二届长三角中东学论坛期间发言时指出,“美国政策调整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为了中东国家,而是为了维护美国的霸主地位,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这与美国的全球战略直接相关。”

目前看来,美国从中东“走不了、放不下”,拜登上台后,不仅在中东重拾“价值观外交”,同时也在重整盟友体系,以期重塑美国在地区的影响力。从公布卡舒吉案调查报告一事来看,拜登似乎希望与沙特恢复奥巴马时期的“传统关系”。

白宫2月发表的官方声明称沙特为“安全伙伴”,而非特朗普政府强调的“盟友”和美国军事装备的“重要买家”。

“拜登力图与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拉开距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拜登的政策会比特朗普软,相反拜登的立场比特朗普更加强硬。”宫小生在“美国的中东战略与政策”分论坛上表示,“所以美国对海湾国家态度的变化是很大的,尤其是宣布卡舒吉案的情报评估,这对沙特王室的冲击非常大,也引起了沙特非常强烈的反应。”

虽然这份报告在发布之前早就被媒体披露,且并未对作为“凶手”的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人实施制裁,但拜登政府作出这一决定还是让其姿态尽显。沙特外交部对此严正声明,称报告结果“负面、虚假、不可接受”。声明指出,沙特领导人已经就卡舒吉案采取了必要措施,“拒绝任何侵犯沙特领导权、主权和司法系统独立性的举措。”

但与此同时,外界普遍认为拜登政府将在中东完成进一步的“战略收缩”。今年3月,五角大楼多名高级官员组成的特别小组开始制定一项全面计划,为美军在全球的重新部署做准备。《华尔街日报》4月1日援引匿名美国官员消息称,拜登指示五角大楼开始从海湾地区撤出部分美军部队和装备。4月7日,美国与伊拉克举行战略会谈,美方承诺将剩余作战部队2500人撤出伊拉克,但未设定撤军时间表。

尽管屡屡传言撤军,但近期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动向十分活跃。美国空军今年已多次派出B-52轰炸机前往伊朗附近巡航。

今年2月底,拜登下令美军空袭叙利亚境内亲伊朗民兵组织。虽然拜登宣布今年将撤出所有驻阿富汗美军士兵,但4月23日,美国中央司令部指挥官肯尼思·麦肯齐也表示,美国目前尚无撤出驻伊拉克美军的计划。

伊核问题成未来局势关键,拜登政府另一大政策调整,便是积极为重返伊核协议作出努力。多方分析认为,美国重返伊核协议与否,将会很大程度影响未来一段时期中东地区的稳定。

4月20日,伊核协议相关方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就美国解除对伊制裁及伊朗恢复履约等问题第二轮会谈已经结束。根据会后各方透露的情况,本轮会谈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联合文件起草阶段。4月22日,美国官员称美方已向伊朗提供了可解除制裁的清单,但也有一些不准备解除的制裁以及需进一步研究再决定是否解除的制裁。目前伊朗尚未证实此消息,但伊朗长期以来提出的条件一直是美方取消一切制裁。

在伊朗问题上,拜登政府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国内和“铁杆盟友”以色列的巨大压力。4月21日,美国国会共和党人提出一项针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法”法案,包含对伊“最大规模一揽子”制裁措施。而在美国与伊朗开始在维也纳间接接触以来,以色列领导人频繁作出强硬表态。4月6日的维也纳会谈第一轮结束后不久,伊朗“萨维兹”号货船遭到以色列袭击。4月11日,伊朗纳坦兹核设施发生电网故障,疑为以色列网络袭击。

“在伊核协议达成之后,美国实际上很快就提出了新的问题,除了要限制伊朗发展核武器之外,美国还要限制伊朗的导弹发展,还有就是伊朗在地区的一些行为,如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及叙利亚政府等行为,都会对以色列和沙特等盟友产生冲击和影响。”宫小生对澎湃新闻指出,虽然美国政府换届,但限制伊朗导弹发展和限制其地区影响力这两个问题,是以沙两国依然同样关切的。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