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執政百日承諾兌現進度一覽表詳解】

【拜登執政百日承諾兌現進度一覽表詳解】

美國新聞中心
4/30/2021

美國第46任總統拜登就職100天內的行動,簽署11項法案、簽發42份總統行政令、撤銷62項前總統特朗普的行政令、提名11位聯邦法官。

在美國,對就職100天總統的執政表現進行評估,始於富蘭克林·羅斯福時期的政治傳統,同時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

1933年3月4日,羅斯福宣誓就任總統時,美國深受大蕭條的打擊,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失業,還有許多人住在棚戶區。但到他任職的第100天,他已通過國會推出了15項法案,改革了金融和農業體系,擴大了失業救濟範圍,並為經濟復蘇奠定了基礎。

90年後,當78歲的拜登宣誓就職之際,美國再次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新冠疫情此時已奪走40萬美國人的生命,近1000萬個工作崗位也因此而消失。此外,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種族正義、彌合日益極化的民眾也是拜登亟須解決的難題。

據媒體報道,為了時刻提醒自己美國當前的處境,拜登習慣性地在他西裝外套的口袋里放入一張小卡片,上面記錄著他每日的行程、單日新冠疫苗數量注射量、單日新冠死亡病例數以及在阿富汗戰爭中傷亡的士兵數量。

4月28日,拜登在即將執政滿百日之時發表對國會兩院的首次演講,強調了自己執政後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推出疫情紓困計劃等成績,還闡述了未來的計劃。《華盛頓郵報》與美國廣播公司(ABC)的25日發佈的民調結果顯示,拜登的支持率為52%,高於特朗普同期數據,但仍是杜魯門以來第三低。

拜登就職前夕,美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超過40萬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423萬例,位居全球首位。美國媒體普遍認為,控制疫情是拜登上任後的首要挑戰。拜登在1月20日演講中也坦言:「我們正面臨可能是最艱難、最致命的病毒大流行。」

面對這項最為艱巨的任務,拜登制定了野心勃勃的計劃——上任100天內接種1億劑新冠疫苗。這一目標在3月25日也就是拜登就職的58天完成,拜登並進一步將接種目標提高至上任100天時接種2億劑。隨著各州疫苗接種行動的推進,該目標也在拜登就職的第92天得以實現。超額完成疫苗接種目標。

此外,拜登就任首日還簽署十多項行政命令,包括停止退出世界衛生組織,推翻了前任特朗普的決定。

據路透社4月28日援引統計數據稱,美國目前大約有9600萬人完成了疫苗接種,佔總人口的29%。與此同時,拜登執政接近百日之時,美國新冠單日死亡人數已由執政前的3000人降至如今的700人。

拜登在應對新冠疫情的表現上贏得了高支持率。《華盛頓郵報》與美國廣播公司的民調顯示,64%的成年人,包括三分之一的共和黨人認同拜登對新冠危機的處理方式。

全國廣播公司(NBC)的民調顯示69%的人贊同他的表現。不過也有分析指出,拜登目前的疫苗接種計劃部分得益於特朗普在任時的措施。

「拜登對新冠疫情的應對工作在國內外以驚人的速度和範圍展開。現在,美國回來了,不僅回到了世衛組織,也回到了各個多邊體系中。」《外交政策》雜誌專欄作家勞里·加勒特(Laurie Garrett)表示。

儘管拜登如期甚至提前完成了目標,但未來的疫苗接種之路也並非坦途。部分民眾對於疫苗的不信任、疫苗接種率的城鄉差距以及新冠變異病毒在全球的蔓延都對美國的疫苗接種行動構成挑戰。

新冠疫情在美國的暴發,不僅奪取了數十萬人的生命,也衝擊了美國的經濟發展:2020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3.5%,創1946年以來最大年度跌幅。這也是美國經濟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出現全年萎縮。

今年1月14日,彼時還未上任的拜登便承諾要通過一項合計1.9萬億美元的「美國救助計劃」(American Rescue Plan)。該疫情紓困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為大多數美國人每人直接支付1400美元補助;將失業救濟金提高到每周400美元;將失業救濟金提高到每周400美元,為新冠疫苗接種提供200億美元的資金等。

國會兩黨就該法案的內容進行了多輪談判後最終通過,3月11日,拜登在白宮簽署了這項法案。

2021年3月10日,美國華盛頓,美國眾議院以220票贊成、211票反對的結果,投票通過了1.9萬億美元的新冠紓困救助法案,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美國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人舒默簽署法案。

路透社分析稱,在刺激計劃以及穩步疫苗接種的幫助下,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長有望超過7%,為1984年以來的最快增速。與此同時,失業情況也有所緩解。今年3月份美國新增了近100萬個就業崗位,高於2月份的37.9萬個。

儘管拜登如約推出紓困法案,但欲恢復至疫情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依然挑戰重重。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的就業人數比2020年2月少了850萬人,還需要增加超過100萬個的工作崗位才能緩解當前的就業壓力。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此前預測,到今年底,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就將超過美國經濟規模,這將導致美國財政遭遇75年來的最大危機。大規模「撒錢」後,恢復經濟仍阻礙重重。

實際上,拜登就任百日以來,還提出過兩項大規模經濟救助計劃——2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法案與1.8萬億美元「美國家庭計劃」。其中,「美國家庭計劃」與拜登承諾的要在上任第一天取消特朗普的減稅政策直接掛鈎,但拜登至今仍未在推進該法案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根據該法案內容,拜登預計將針對年收入超過40萬美元的個人增稅,收入超過100萬美元最富裕群體的資本利得稅或提高近一倍至43.4%。而拜登擬將利用增稅帶來的財政收入用於育兒和教育領域。目前,美國頂級投資者集體對該提議表示不滿,這也預示著拜登若想在國會通過該法案還面臨著重重阻礙。

對於拜登政府而言,應對新冠疫情及其帶來的經濟影響是其執政前便可以預料的挑戰,而如何安置邊境成千上萬的移民則可能是他此前未曾設想的危機。

特朗普執政期間採取了極為嚴苛的移民政策,與民主黨人的分歧日益擴大。拜登在就職之前便承諾,他治下的美國,要對移民「開閘」了。

上任第一天,拜登便逐一履行諾言:他暫停了特朗普政府的美墨「邊境牆」修築工作,確保將向通過《童年入境者暫緩遣返手續》(DACA)入境美國的年輕移民提供保護,取消了特朗普針對7個伊斯蘭國家公民的入境禁令。

此外,拜登還向國會提交了一份涵蓋內容廣泛的移民改革提案——《2021年美國公民法》。若獲通過,該計劃將包括為1100多萬非法移民提供8年獲得美國公民身份的途徑,並保護和加強《童年入境者暫緩遣返手續》。

在拜登政府與民主黨人忙於推動上述移民法案之際,多名共和黨人士則就邊境問題「炮轟」拜登的移民政策,聲稱其「過於寬松的邊境政策吸引了更多移民非法越境」。《華爾街日報》則分析稱,拜登的移民政策似乎是在「向非法越境者發出明確信號」——現在是時候來美國了,當下較特朗普時期大幅放寬的政策轉變使得移民「爭先想要抓住這個機會」。

拜登「激進」的移民新政推出後,美墨邊境的非法移民數量迅速增長。數據顯示,3月美墨邊境攔截的非法移民總數比2月增加71%,為十幾年來單月新高,其中多數人是單身成年人;3月攔截的非法移民中包括近1.9萬名無人陪伴未成年非法移民,這一數字是2009年開始公佈數據以來的單月最高紀錄。

面對不斷湧至美墨邊境的移民,確定可接收的移民數量成為當前拜登政府最為棘手的挑戰。就在4月16日,拜登簽署了一項行政令,將今年美國接收的難民數量限制在1.5萬人,延續了特朗普時代歷史最低水平的移民接納數量。這一做法顯然違背了拜登就任總統時作出的承諾。拜登政府2月曾稱會將2021財年的移民接納限額提高到6.25萬人,並承諾會在今年10月將2022財年的移民接納限額提高到12.5萬人。「激進」改革釀成邊境移民危機。

拜登「口是心非」的表現迅速遭到支持難民的團體及民主黨人的批評。美國國會參議院民主黨二號人物迪克·德賓批評稱,面對這場難民危機,拜登政府沒有任何理由把接收人數繼續限制在1.5萬人;一些難民團體則指責該法令是一項「令人不安的政策倒退」。

此外,《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ABC)聯合發佈的民調顯示,有5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認可拜登政府的邊境移民管理,將近一半(44%)的受訪者表示強烈不認可。

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拜登政府立即改變了方針。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4月16日發表聲明稱,拜登作出相關決定是因為「這屆政府接手的難民准入項目已經遭到了嚴重破壞」,「最初的6.25萬人准入目標不太可能實現」。但普薩基承諾,拜登政府已經著手處理相關問題,將在5月作出改進,設立更高的難民數量上限。

4月17日,拜登首次在採訪中承認,美墨邊境非法移民問題已經成為一場「危機」,他再次承諾會接收更多移民。值得注意的是,直到上個月,拜登政府還把這一問題形容為美國面臨的「挑戰」。

目前,拜登已任命副總統哈里斯處理移民問題,她將作為美方代表與墨西哥和中美洲國家合作,阻止大量移民湧入美國。4月26日,哈里斯宣佈美國將再向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和洪都拉斯提供3.1億美元的援助,此舉或在緩解這些中美洲國家面臨的經濟困境,進而減少前往美國的移民數量。

與「氣候變化懷疑論者」特朗普的立場不同,拜登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其上台後的執政重點之一,組建了史上最龐大的氣候治理團隊,由前國務卿約翰·克里作為氣候問題特使領銜。

拜登就職當天便簽署讓美國重返《巴黎協定》的行政令。2月19日,美國正式再度成為《巴黎協定》締約方。

與此同時,拜登此前承諾的「扭轉特朗普推翻的100條公共衛生和環境規定的做法」也在其執政百日期間取得進展。根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拜登對能源和環境政策做出了一系列改變,推翻特朗普時期的29項政策,包括撤銷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的輸油管道項目「拱心石XL」的許可;推出19項新政策;還有數十項政策仍在推進中。

此外,拜登政府還計劃加大對於氣候領域的投資。在4月9日公佈的2022財年年度預算提案大綱中,拜登計劃撥出140億美元用於應對氣候變化,尤其是加大環境監管和科學研究領域的投資。

更為重要的是,拜登還於4月22日至23日舉辦首次領導人氣候峰會,此舉標誌著美國政府重新參與國際氣候治理。拜登在會議開幕式發言中宣佈了美國政府雄心勃勃的減排承諾:到2030年將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50%至52%,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與同樣關注氣候變化議題的奧巴馬政府相比,拜登提出的減排目標幾乎是前者的兩倍。

缺席」四年後,拜登政府頗為堅定的承諾讓許多盟國感慨:熟悉的美國又回來了。但緊接而來的問題則是,美國能如期履行承諾嗎?《紐約時報》援引專家觀點稱,拜登政府若想實現減排目標,美國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需要進行迅速而徹底的變革。

儘管上述變革在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但專家認為拜登仍面臨兩重挑戰:一方面,若拜登政府想要實現該目標,需要推動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規,而這很可能遭到國會或者法院的阻撓;另一方面,拜登還需時刻注意其出台的政策對美國經濟造成的潛在影響,如引發大規模失業或能源價格飆升。因此應對氣候變化成了拜登又一執政重點。

在宣誓就職之前,拜登就曾表示要「修補被特朗普破壞的外交政策」,承諾要重新鞏固與盟友的關係。2月4日,在拜登上任以來的首次外交政策演說上向國際社會宣佈「美國回來了」。同時,拜登還強調盟友是「美國最大的財富。「美國要想通過外交發揮領導作用,我們必須再次與盟友和主要夥伴並肩作戰」。該表態意在與特朗普時期的「美國優先」路線劃清界限。宣告「美國回歸」,以重塑外交政策。

拜登上任以來的一系列外交互動,足以顯示出其對盟友關係的重視。他先後在線上參與七國集團峰會、慕尼黑安全會議以及歐盟領導人峰會。隨後,拜登政府還參與了美日印澳「四方對話」機制,美方外交、國防高級官員緊接著還發起了對日韓和跨大西洋盟友的訪問。

拜登或將於6月開展上任後的首次外訪,將先後前往英國和比利時布魯塞爾參加七國集團峰會和北約峰會。

除去鞏固盟友關係外,拜登還履行了就職前承諾,與伊朗就重返核協議開展間接對話,放棄了特朗普對伊「極限施壓」的制裁手段。目前,伊核協議相關方已開展了三輪會談,美伊主要的分歧點在於美國需要取消哪些制裁,以及伊朗需要採取哪些步驟來恢復其遏制核計劃的義務。此外,如何對上述步驟進行排序,以達到讓美伊雙方均接受的效果也仍待觀察。與此同時,美國也需要平衡與以色列等地區盟友的關係。

宣佈終結「永久戰爭」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另一重要動作。拜登於4月14日宣佈,將在今年5月1日前開始從阿富汗撤軍,並在9月11日前將所有美軍士兵撤離。

儘管白宮官員強調制定撤軍決策的過程具有「包容性」,但仍有軍方官員警告稱,美國撤軍後,塔利班很可能會再次控制阿富汗,這會有利於「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捲土重來。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