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中心
10/2/2021
“寥寥几刀,活木,生香出自他手的那些木雕把实形和虚形、纹理和形态融为一体动静相宜、形神备至仿佛有了生机,仿佛有了话语仿佛凝固成了一团预言般的魂”
卢思立
LUSILI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泉州市工艺美术公司研究所所长
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高级艺术顾问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福建省第三、第四届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
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审委员
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
- The 76 – year – old urchin –
76岁顽童,这个木雕大师不太冷
不是所有的大师都爱在闲时绘画品茗吟诗作乐,这个天赋异禀的顽童,有着酷酷的爱好——木雕、划拳、打篮球。
“我一辈子最爱的三件事:木雕、划拳、打篮球。这三件我一辈子都离不开。”
在卢老眼中,除了木雕这个专业外,划拳、篮球虽非正业,但也与木雕息息相关。打篮球可以锻炼身体,身体强壮了才拿的起斧子。突破运球靠的是思维,脑子转动了才会有灵感。
- Self-created art style –
玩自创,打开木雕艺术新维度
卢老的一生都像最初玩乐的孩童,执着于少年成长年岁里对木雕的喜欢。他固执地坚守,用手中的刻刀在每个木作上解析刻画出不同的故事和每一丝稍纵即逝的灵感,反反复复。
1956年,时年22岁的卢思立被任命为泉州工艺美术学会创作组组长,负责全厂的木雕产品设计,这一做就是几十年。
1992年起,卢老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作为“中国五大木雕之一”泉州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也见证了泉州木雕在近代的辉煌时期。
相较于传统木雕的技法,卢老自创流派的自然木雕更受各界的瞩目。自然木雕的每个细节都由经着人与自然之间精心对话的融合。
木作本身在自然生态下形成的纹理,“姿态”成了创作的关键,然而这并不是件易事。
卢老熟知西方雕塑艺术创作技法和中国木雕艺术本身千百年来源生的艺术精髓。这些作品的视觉性很强,可以说,是时间和人的智慧成就了作品。时间在不经意间被投入到创作的构思中,人的意识与自然自身的沉淀得以在木作上达到完美揉和。
让自然彰显出的时间被具象成可被创作的视觉语言,一种前提隐喻,为当代木雕艺术打开了时间概念上的维度。卢老创造了木雕艺术新的语境,而生性浪漫脾性顽童的他,正以大爱之心、大艺之德让木雕艺术的美重新被世人所认知。
- Be yourself –
玩跨界,打造一座城市的名片
泉州因城市轮廓形似鲤鱼而得名“鲤城”,而卢老的代表作《鲤鱼化龙》就屹立于泉州市丰泽广场。这个我国迄今最大的石刻球体城雕,无疑成为一张独属于泉州的城市名片。
1998年他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理事的身份参与泉州丰泽广场的标志性城市雕塑设计。
浮雕、线雕、影雕、镂空雕等艺术技巧在《鲤鱼化龙》中都得到很好的展示。整座城雕5条昂首腾飞盘绕的蛟龙造型和动态都不一样,与鲤鱼、水浪和云彩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人从各个角度都能感受到这座城雕的神韵。
- Enjoy success when young –
少年得志,唤醒雕艺之魂
卢老的作品呈现给人无数意味深长的表述,探索着传统木雕技法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距离,思考作品在不同领域中的展示方式。
卢老是鲤城区临江街道跃进社区斗门头人,童年时,他时常流连于天后宫、开元寺等地,寺庙里那些精美木雕使他着迷,耳濡目染就有了兴趣。
从小就钟情于寺庙里的木雕的卢老,由于天赋异禀,在上小学时,仅是出自于他手的泥塑狮子和竹刻作品就连续三年远渡重洋到东德、日本参展,为国家争得不少荣誉。
1979年,卢老参加国家工艺美术展览,拿出了他的作品《钟馗》,一下子轰动了全国,荣获这届展览的一等奖。《钟馗》是卢思立木雕创作上的一次全新探索,他的“自然型木雕”理念就此破茧而出。“自然型木雕”在刀法上讲究因势利导,随形就像,将创作者的情绪、意念,缓缓倾注入原材料内,使它获得虚实互化的“魂”。
▲《钟馗》
1984年,卢思立的自然形龙眼木雕《悟》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同年他的黄杨木雕《皆大欢喜》获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优秀作品奖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1988年自然型木雕《铁拐李》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一连串的艺术界国家级荣誉竟被他探囊取物般地夺得,令人为之侧目。
▲《悟》
▲《铁拐李》
- Inheriting “wood carving spirit” –
传艺:传承“木雕精魂”
木雕起源于民间工艺。虽然它在深厚的历史淬炼和进化中也随着人们对艺术觉醒的变化,递进到了艺术的层面。但在当下,人们对木雕艺术的共识并不乐观。卢老深谙当代艺术中那些传统木雕没有被坚守或被忽略掉的精华。当许多人还在为木雕找寻各种新的专业术语时,他心忧于木雕艺术如何被良好的传承下来,并通过探索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被欣赏,被认可其真正的艺术价值。
作为中国木雕界的泰斗,卢老十分注重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现在他的徒弟中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和省市工艺美术大师数十人。
在带徒弟时,卢老最看重便是“兴趣”二字,他常常跟徒弟说,有兴趣,才会肯钻研,如果对木雕没有兴趣,就不要走进这个行业,即便学了也会一无所获。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面对泉州部分传统工艺品种、技艺濒临失传的现状,卢大师忧心忡忡。在强烈责任心的驱使下,他多次主动出面向市政府和主管部门呼吁,要求立法保护那些危在旦夕的传统品种和技艺。
他的一片苦心打动了相关部门,并促成了《泉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规定》的出台。这一规定对于发掘、抢救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搜集、整理传统工艺美术资料,建立保护档案,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工艺美术的希望在“大师经济”。